本文作者:访客

宋鲁郑:印度的地缘政治优势关键在中国

访客 2024-05-29 13:28:26 538 抢沙发
宋鲁郑:印度的地缘政治优势关键在中国摘要: 编者按 ·  2024.05.275月20日,印度开启全国大选的第五阶段投票。据路透社报道,在本轮投票中,8950万选民将选出49位印度人民院(下院)议员。印度...

编者按 ·  2024.05.27

5月20日,印度开启全国大选的第五阶段投票。据路透社报道,在本轮投票中,8950万选民将选出49位印度人民院(下院)议员。印度大选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议会选举共分七个阶段进行,选举计票将于6月4日开始。印度国内外选前普遍预测印人党将以较大优势赢得大选胜利,现任总理莫迪将开启其第三个五年任期。因此,莫迪若连任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成为目前热议的话题。

本文引用法国总统戴高乐说过一句名言“普通人可以成为朋友,国家领导人不行”,指出决定两个国家关系的一定是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国家战略利益,而不是历史以及文明的异同,也不是双方是否欣赏和喜欢。作者认为,要分析中印两国的关系,可以通过双方的国家利益来找寻方向。通过国家利益指向的六大原因,作者指出,中印两国虽存地缘政治张力,但合作仍是主旋律。尤其是印度在西方的地位和价值,目前有利的国际形势,有很大的因素和中国有关——假如中国发展停止了,或向美国屈服了,印度的地边缘政治优势也就丧失了。因此,中印关系具有稳定性、抗干扰性和韧性。在未来合作上,中印应继续加强国际政治和外交合作,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强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形成互补合作,这样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我长期研究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认为决定两个国家关系的一定是双方是否有共同的国家战略利益,而不是历史以及文明的异同,也不是双方是否欣赏和喜欢。法国总统戴高乐说过一句名言:普通人可以成为朋友,国家领导人不行。也是指国家利益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德国媒体最近说,印度的精英认同西方价值观,所以会和西方站在一起。这不过是宣传。德国媒体大概忘了,冷战时,印度就站在苏联一边。

中印合作的六大原因

中印有地缘政治张力,但之所以要合作,是因为双方的国家利益使然。主要有六个原因。

(一)中印是拥有核武器的邻国

中印是拥有核武器的邻国,谁也搬不走,必须和睦相处,相互合作。否则冲突的后果和代价对任何一方都非常高昂。不发生军事冲突或者不可控的军事冲突,这是中印关系的底线。也是合作的前提条件。

(二)中印都是发展中国家

中印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最高国家战略,也是双方最大的国家利益。而且由于双方都是人口超过十亿的超大规模国家,发展的难度相当高,需要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到发展上来。

无须讳言,相对于中国,印度的发展难度更大。它需要打破人类历史上的三个“凡是”:

1. 凡是成功崛起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经历工业化的。

工业化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提高,还使一个国家实现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变化:社会分工、技术爆炸、新阶层的诞生、现代政治制度、学习机会的扩大;宗教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传统宗法社会解体,社会流动增加等。没有工业化,一个国家仍然会停留在前现代的农业社会状态中。

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表明,只有西欧、北美、东亚温带区域能成功实现工业化。而印度则处于热带。这是印度要打破的第一个“凡是”。

2. 凡是发达国家如英、法、美等都是先发生了革命,摧毁了前现代制度存在的土壤和条件,才迎来新制度的诞生。

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包括男女平等问题解决了,土地问题解决了,宗教和国家的关系厘清了(世俗化)。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改变了。

但印度没有发生革命,就直接移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所以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但其存在的基础仍在。像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虽然在印度独立后出任首届司法部长和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并负责起草第一部宪法,但他属于贱民,就是独立运动的领袖甘地也支持种姓制度,他无法被印度精英所接受。最后不得不率领百万贱民放弃印度教信仰,改信平等的佛教。他的命运都无法改变,更何况普通人。这也是印度IT行业特别兴盛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一个新行业,对贱民没有限制。

安贝德卡尔在1947年至1951年期间担任印度法律部长,在此期间,他支持低种姓印度教徒,即“贱民”(图源:Getty Images)

由于印度没有受到革命的冲击,未能象西方一样进行宗教改革,其发展的阻力会很大。然而人类历史也同样表明,这一时期一旦过去,就几乎无法再补课。现在的印度不可能退回到过去,重新进行一场革命。因此,印度要在不发生革命的情况下进行现代化发展。但这并没有前路可循,只能自己探索。              

3.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还证明了:凡是搞西方民主成功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完成现代化之后才实行的大众普选民主,选票是社会演进的最后一步。

凡是现代化完成之前实行大众普选制度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

英国如果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成功为起点,到出现政党、再到最终实现普选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基本如此。但是,自从西方彻底完成民主化后,这种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有转型国家都是采用瞬间突变甚至是休克方式完成的。但这种模式不但代价极为高昂,而且往往令一个国家无法真正发展。

印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距离完全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距离。还需要打破人类历史上的三个“凡是”。

美国选民在投票站投票

(图源:Getty Images)

(三)中印都是东方文明大国

中印都是东方文明大国,都拥有灿烂的不同于西方的文明,因此不可能被西方所接纳。今年6月莫迪访美之际,《华盛顿邮报》就发文警告:“美国朋友们,别再天真了。印度永远不会成为你们的盟友”。

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面临西方的遏制。今天的中国就是如此。现在印度人均GDP约为2300美元,和非洲的肯尼亚、刚果处于一个水平。印度此时还不具备威胁西方地位的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遇到中国今天的阻力。能够分散这种风险的办法之一就是支持多极化。

因此,对于中印两国来说,多极化世界符合中印两国的利益。事实上,中印两国已经在这方面实质性的进行合作。比如印度既是金砖国家成员,也是上合组织成员。这是全球新兴力量的最重要的两大组织。

此外,俄乌冲突发生后,中印两国立场一致,不谴责、不制裁也不援助,但同时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大量采购俄罗斯能源和进行经贸合作,包括用自己的货币进行交易。这都是支持多极化世界的作法。

多极化对印度的好处,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今年7月,莫迪成为法国的座上宾:作为主宾国首脑受邀参加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国庆阅兵式、卢浮宫举行的国宴、获颁最高级别的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以及涵盖军事、太空、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项目。

2023年7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法国,马克龙给予莫迪高规格接待(图源:新华社)

法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平衡美国的力量,实现战略自主。法国自二战后,国家最高战略就是恢复昔日的一流大国地位。在国力相对衰弱的情况下,就只能利用自已在外部环境的独特地位来实现。冷战时,法国和对抗美国的苏联、中国建立起特殊关系,成为沟通东西方的唯一渠道。二十一世纪后,中、俄等国崛起,美国同时进行遏制,法国则再次如法炮制。

但俄乌冲突使法国失去俄罗斯,中国成为它实现战略自主的主要力量。只是对于法国来讲,它不能仅仅依赖一个国家,它也仍然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弥补俄罗斯的真空。于是印度就成为法国的另一选择。简单讲,法国只有在多极化的世界中才能发挥它可以联合全球中间力量的作用,从而确保一流国家的地位。

当然中国也是多极化的受益者。今年4月马克龙总统成功访华,公开表示不和中国脱钩、台湾不是欧洲的问题。也是同样的原因。

(四)中国的持续发展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角度,中国的持续发展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我举个例子。根据《美国敌对国家制裁法案》规定购买俄国防出口设备将触发美国的制裁条款,即使是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也不例外。但国会专门立法唯独对印度进行豁免。

这其中的关键是中国的存在。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下,美国不仅会拉拢印度而且还会默许它挑战西方价值观和利益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人权组织批评印度日益专制和倒退,但美国都网开一面。

中国的存在,对印度的积极意义还体现在很多方面。2021年印度疫情爆发,率先向美国求助被拒,中国却第一个伸出援手。中国是以人道的名义缓和双方关系并昭显美国的不可靠。中国的援助立即对美国产生巨大压力,迫使其迅速加入到援助行列中。这就是中国的作用。

截至2021年5月10日,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连续19天单日超过30万例(图源:新华社)

所以中印关系即使有波动,也比现在的中加、中英、中澳、中日要好。美国也想把印度纳入北约+机制,却被拒绝,印度牢牢守住了红线。不和中国真的对抗、中美博弈长期化才最符合印度利益。假如和中国改为全面竞争和对立,就成了印度单方面需要欧美,不但不能再向欧美讨价还价,还要付出代价寻求支持。

可以说,印度在西方的地位和价值,目前有利的国际形势,有很大的因素和中国有关。假如中国发展停止了,或向美国屈服了,印度的地边缘政治优势也就丧失了。

不仅如此,如果中印发生对抗,对于美国而言,不仅可以削弱现在的挑战者中国,也能削弱未来的发展强国印度。从这个角度,中印也应该以合作避免对抗。

简单来讲,今天的中国需要和印度合作应对美国的遏制,印度需要利用中美博弈的机会,加上和中国合作来加速发展。

(五)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

中印两国人口占世界35%以上,经济占20%以上。两国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具有特殊的责任。一是中印两国稳定和发展、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稳定和发展。二是气候保护、大规模杀害性武器扩散、粮食危机等,没有中印两国的合作是无法解决的。

(六)中印两国发展阶段不同,互补性强

中印两国发展阶段不同,互补性强,合作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比如低碳绿色发展,目前中国企业掌控着全球80%以上的太阳能供应链、在零排放领域掌控着60%的制造技术,中印两国市场巨大,合作空间不可想象。事实上大量中国企业已经在印度承建了一大批光伏制造荐,生产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产品。比如2022年,中国一家企业获得印度蒙德拉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合作,计划年产3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及500吨硅烷,建成后不能改变印度缺乏多晶硅生产工厂的局面,而且将一举超过欧洲和韩国。

总之,尽管中印有领土争端,但双方都理性的进行处理。因为内政和外部环境,决定了中印两国必须合作。就如同韩国和日本有历史问题,有领土问题,但仍然维持盟友的关系。

中印合作的方式

(一)利用好现在共有的多边体系

首先,中印双方可以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上利用好现在共有的多边体系,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如金砖国家机制、上合组织、亚投行、G20、世贸组织等。

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完全由新兴国家组成,双方既可以合作推动这两个组织的扩大,也可以合作推动这两个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比如今年11月2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就巴以问题举行特别视频峰会,就是成功的做法。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斯瓦尔称,印度期待参加俄罗斯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期间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未来,就俄乌问题的解决,同样和俄罗斯有良好关系的中印两国,合作推动这两大组织发挥积极的作用,尽快促使恢复和平。

亚投行也是西方之外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中印两国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拥有重要的表决权,亚投性不仅有大量的印度籍工作人员,还有印度籍的副行长主管贷款。亚投行成立以来,印度是最大的获益国,仅成立的前两年获得的贷款比例接近30%。投资主要用于电力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2020年印度爆发疫情,亚投行分别两次向印度提供5亿美元和7.5亿美元贷款,以帮助印度抗击疫情。

中国发起、印度成为最大受益国这一结果证明了亚投行是标准的非政治性的、“多边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也符合其促进亚洲区域建设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因此,中印两国在亚投行的全面合作对双方都非常重要,事实上双方也一直保持良好的的合作。

从长远来看,中印推动亚投性的发展壮大,将有助于弥补美元单一霸权对自身利益的不利影响,加快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更好的捍卫自身利益和发展。

此外,面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保护、欧美民粹主义崛起、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粮食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反恐等,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也都面临这些挑战的威胁,因此双方非常有必要在现在的国际机制内强化合作,推动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气候保护,面对西方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印两国都面临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的平衡问题,责任承担的公平性问题。西方碳排放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从当下的排放量制订解决方案。

(二)大力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

中印两国的合作涉及方方面面:交通、电力、能源、汽车、钢铁、手机、医药、化肥等。

2019年,印度的班加罗尔地铁公司向中车集团订购了36列列车,引进了中国的先进技术,包括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的无人驾驶列车。今年12月9日第一批中方21名技术人员获得赴印签证,明年运行指日可待。

经济发展电力是前提条件和基础。多年来中国企业承建了印度大批发电厂项目。像上海电报于2008年签署了印度莎圣电站项目的供应和服务合作,总金额高达13.11亿美元,并于2015年投入运营。2023年5月,中国企业承建的鼓达项目2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使印度首台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两台机组全部实现并网发电目标。

中国电建承建的印度鼓达项目2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图源:国务院国资委)

2005年至2015年间,印度电力装机容量以年均增长8.4%,其中60%的电力设备由中国提供。

印度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厂,仅次于中国。这也是印度工业化的重要因素。其中中国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年产300万吨的印度普里特维.卡尔钢铁厂就是中国承建的。

当然中印的合作并不局限于制造业。中印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食品保障和安全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利益。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是很自然的。目前印度每年化肥需要量为3500万吨,30%依赖进口。2022年俄罗斯和中国分别是印度第一和第二大化肥进口国。

不过2019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五环与印度塔奇尔化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全球单产系列产能最大的煤制化肥项目,也是印度第一座现代大型煤制化肥目,其规模为年产73万吨合成氨、127万吨尿素。特别是尿素,相当于中国每年出口到印度的总量,这将大大增强印度的自给能力。

此外还有电信。2014年印度手机78%靠进口,现在几乎全部是印度制造。仅在新德里东南卫星城诺伊达位,就聚集了超过70多家中国手机生产供应企业,共同组成了手机产业链。

中印都是大国,双方的合作领域会越来越广。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22年中印贸易额更达到1359.8亿美元,印度对中国的逆差首度超过1000亿美元。2023财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消费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钢铁产品等至少25种主要大宗商品有所增加。

逆差的局面当然需要改变,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通过进口相对廉价的中国资本产品,印度节省了宝贵的外汇储备,提高了资本效率,而且很多是中间产品,印度生产之后再出口到欧美。

通过中印的之间的经济合作,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和西方的不同。中国和美国有竞争关系,美国就要全面遏制和阻挠中国的发展,不惜发动贸易战、科技战,但中印之间也有竞争关系,但中国并没有象美国那样去遏制印度的发展。

(三)推动南南合作,特别是在非洲

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为18.8%,印度为5.6%,分别位居一和第二。法国仅为4.4%,其他国家土耳其3.2%、俄罗斯2.4%。其中中国主要在北非和西非,印度主要在东南非洲,俄罗斯主要在中非,中印或者中印土俄新兴国家之间的合作大有可为。就产品而言,印度的制药对非洲民众的健康至关重要,药品出口占印度对非出口的40%。这其中,中国的原材料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如新冠期间,印度的出口药物羟基氯奎因(Hydroxychloroquine)非常抢手,生产这款药物的原料,称为活性药物成分(API),就是从中国进口的。印度出口热门退烧阵痛药品克洛辛(Crocin),其活性药物成分扑热息痛,也来自中国。根据印度政府的一份声明,印度制药商从中国进口了大约70%的散装药品。在2018-19财年,印度企业从中国进口了价值24亿美元的散装药品和中间体。2022年印度43%的药品进口来自中国,原料药进口达到70%。中印合作对于非洲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法国巴黎一家药店拍摄的药品羟基氯奎因(图源:新华社)

中国则主要是以众多的物美价廉工业产品,推动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提高民众生活的水平。

总之,中印两国都是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和邻国,在睦邻友好的前提下推动自身发展仍是第一目标。这也决定了中印关系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韧性。

*本文内容由IIA学术编辑组根据宋鲁郑研究员在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印对话:经贸与多边合作展望”学术交流活动上的发言整理和扩充而成。

本文作者

宋鲁郑: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