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尼萨 丨从年少逃婚到美国读研,她当像鸟飞往她的山

访客 2024-08-05 17:07:33 3176 抢沙发
尼萨 丨从年少逃婚到美国读研,她当像鸟飞往她的山摘要: 努尔尼萨·图尔荪(以下简称为尼萨)出生在喀什伽师县的一个小镇,作为家中五个孩子里的老大,她从小就承担起很多责任。与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主人公一样,从曾经...

努尔尼萨·图尔荪(以下简称为尼萨)出生在喀什伽师县的一个小镇,作为家中五个孩子里的老大,她从小就承担起很多责任。与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主人公一样,从曾经的弱小无助到现在的独立坚强,她像鸟儿一样纵情飞翔,抵达属于自己的山巅。

17岁,她为了逃离父母之命的婚姻,考上内高班前往北京读书;20岁,她挣脱父母的阻挠参加高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8岁,她用在内地工作几年的存款买下一辆车,带着剩余的50万满怀抱负返乡创业;30岁,她在家乡伤痕累累,默默放弃一切后再次离开;31岁,她备考雅思、GRE,成功收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的offer,踏上了留学的旅程。

拿到研究生入学offer的时候,尼萨没有和其他人一样跟家人分享喜悦。从小时候起,让父母骄傲和自豪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奢侈的事。如今,她也不再对此执着,只想为自己而活。

她的朋友说,尼萨就像天山上的雪莲,在苦寒之地生长,从未停止开花。

17岁,逃婚

“你记忆里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尼萨用了三个字来概括:“带孩子。”

上初中前,父母在离家比较远的地里种植棉花,每天早出晚归,只能由小小年纪的尼萨照顾家中其他孩子。放学后,尼萨快速写完作业,紧接着给弟弟妹妹们做饭、洗衣服、辅导作业。有时父母工作到太晚来不及回家,她便带着弟弟妹妹去姥姥家睡觉。

直到初中,尼萨被送去县城读书。初三那年,她跟风剪了刘海,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女儿在学校里不学好,从此开始严格管理她的穿着打扮。

县城里的同学们时髦、开放,正值青春期的尼萨和他们格格不入,每天在自卑和焦虑中度日,只能讨好式地学习,用成绩来换取大家对自己的认可。

但渐渐地,这样不健康的学习状态让她对学校产生了抵触心理。父母也不支持尼萨继续读书,便提出送她回家里小镇的诊所当护士学徒。

那时,尼萨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便平静地接受了。回家后,尼萨拜小镇诊所所长为师父,开始在诊所当学徒。

师父是小镇里唯一的私人医生,在当地德高望重,他看尼萨在县城读过书,普通话说得也不错,便让她协助处方记录等工作。

尼萨很喜欢治病救人带来的成就感,她每天看着师父治病,自己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直到有一天,这种平静被打破。尼萨从诊所下班回家,妈妈骄傲地对她说:“你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我们找到了一个心仪的女婿!”看着妈妈喜悦的笑脸,尼萨愣在原地,她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甚至连男方的姓名都不知道。

尼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师父,师父将她平日的努力看在眼里,实在不忍这个聪明的女孩就这样放弃学业,早早结婚,于是语重心长地劝诫她:“孩子,你要回学校上学,继续上学才能不这么早结婚,继续上学才能拿到毕业证、护士证,才能长久地做这份工作。”

在师父的支持下,尼萨开启了漫长而艰难的逃婚之路。她决定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考取卫校,并在师傅的帮助下去镇中学重新报名了中考,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到诊所继续学习。

那段时间,尼萨的父母在学校对面开了一家饭馆,要想从正门进入学校,饭馆是必经之路。但尼萨不能被父母发现自己还在上学的事,每天只能从后门钻进学校,放学了再从后门偷偷溜回诊所。

师父给她买了很多学习资料,晚上则给尼萨的父母打电话,说诊所里有工作需要尼萨留下值班,为她争取更多学习的时间。

日复一日,尼萨顺利地参加了中考。出成绩的那天,老师把她叫去学校查询成绩,电脑屏幕上出现分数的那一刻,尼萨和老师拥抱着哭了起来:尼萨考了全校第一名!

此时,尼萨的喜悦已经不止于成绩和排名,她更高兴的是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家去上学了。

由于成绩比自己的预期高出很多,尼萨有了更多报考选择。原本想要考取卫校的她也决定报考内高班。然而,从始至终,尼萨都没敢将这些告诉父母。

直到内高班的录取结果公布,尼萨成为镇上罕见内高班学生的消息被传到大街小巷,父母才得知尼萨即将去北京上高中。

起初,父亲非常生气,他不愿意尼萨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一怒之下烧毁了她所有的书。然而,师父亲自找到家里来劝说父亲,老师们经过尼萨家的饭馆时常来嘱咐要为尼萨准备的东西,很多村民一看到父亲也立马恭喜他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儿,父亲顶不住各方压力,最终不得不妥协了。

临近开学,父亲带尼萨来集市买行李箱。他没有精挑细选,直问老板:“你们这里质量最好的行李箱是哪一个?孩子马上要去北京上学了,路上得用结实点的箱子。”

尼萨也不敢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样式,只一言不发地站在父亲身后。老板拿了一款棕色全皮行李箱,说这是质量最好的也是最贵的一个,80元。父亲没有砍价,爽快地付了钱。

尼萨看着大大的行李箱,好像和自己小小的个头不太搭,但这时的她管不了那么多,已经开始畅想自己拉着行李箱远走的模样。

尼萨不想带走家里太多东西,只装了几本书、几件路上穿的衣服、母亲烤的馕和父亲买的干果。箱子里没装什么,但她却觉得格外的重。

母亲专门去买布料,找裁缝做了一条长裙,让尼萨穿着出发。父母没有送尼萨去车站,只是和她在家门口告别,尼萨多么希望父母能说一句祝福的话,等来的却是一句“你出了这个门,就不再是我们的女儿了”。

独自去车站的路上,尼萨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不禁心想: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自己一定要去读这个书吗?如果放弃,爸爸妈妈是不是就会爱自己、原谅自己了?

在有过犹豫、想过放弃之后,她还是抹干眼泪,坐上驶往远方的车,坚定地望向前方。

20岁,高考

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尼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慢慢忘记了家里的烦恼。出门时穿的那条裙子在上火车后不久便开了线,于是她换掉衣服,把裙子留在了火车上。

脱掉裙子后,尼萨仿佛也挣脱了禁锢自己的枷锁,连呼吸都变得轻快起来。后来,母亲多次问起那条裙子的下落,她只说是放在学校里没有带回来。

火车终于抵达北京,老师带领同学们坐大巴前往学校。看着车窗外立交桥四通八达,车辆川流不息,尼萨无比震撼,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华的景象。

在新学校,她努力适应全新的校园生活,平时也会给父母打电话,但常常以不愉快的对话告终。

放暑假时,尼萨既想家又担忧害怕,她只能小心翼翼地度过两个月,生怕惹父母生气。然而,高二那年的暑假,尼萨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那年8月,尼萨收到开学通知,准备启程前往车站和老师、同学们汇合。

可就在出发的前一天,父母突然告诉尼萨,他们又为她说了一门亲事,以后不要去上学了。尼萨拼命恳求父母让自己读完最后一年,却还是被狠心拒绝了。

为了防止尼萨自己跑出去,父母把她锁在家里,禁止她出门。9月份正式开学后,班主任发现尼萨没有来学校上课,便给她的父母打电话。父母谎称尼萨生病了,需要在家住院治疗。尼萨心想,这样可不行,她要自己想办法逃出去。

她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挑选了家里没人的一个中午,把父母的身份证都扔进水里。后来尼萨才知道,除了这张被扔掉的身份证,父亲还有另一张后补的。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速度,尼萨没有带行李箱,在书包里随便装了些吃的和衣服。当时他们已经搬家到市区楼房里,小区里有很多小孩在玩耍,尼萨从二楼窗户上叫住他们,让他们帮自己接住书包并送到小区门口,自己会答应给他们五毛钱。接着,她从厨房没有防护栏的窗户跳了下去。

尼萨背起书包逃离小区,找到一个公共电话亭给师父打电话。师父听闻消息后立马从镇上开车来接尼萨,并给她订了一晚酒店和第二天一早的火车票,在尼萨兜里装了1500元。

第二天,尼萨早早来到火车站,便一直躲在卫生间里不敢出来,直到快要检票时,她背着书包前去排队,可还是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和他的几位朋友把尼萨拖上了车,并且不许她出声,她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当车开回小区时,尼萨再也忍不住了,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仿佛能用这种方法为自己争取到一丝机会。

周围的邻居纷纷打开窗户向下望,但都无济于事。从那之后,父母对尼萨的看管也更加严格。

时间又过去一个月,一天夜里,尼萨偷偷拿到母亲的手机,赶紧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向学校反馈。

尼萨也试过联系教育局,但她能拿到手机的时候只有晚上,很难打通电话。

尼萨和外界取得联系的机会和时间着实有限,无计可施之下,她选择了绝食反抗。一天,两天,三天……绝食到第七天时,父母再一次妥协了,便跟她说:“你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

尼萨已经无暇顾及其他,她心意已决,拿着师父给的1500元买好车票,赶往学校。

一路上,尼萨激动不已,她已经不在乎家人的态度,满脑子想的都是尽快补上落下的课程。尼萨回到学校时已经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一开学,她就立马进入高三学习的状态。

尼萨的学习效率极高,课堂上她全神贯注,课下利用碎片时间尽快完成作业,晚自习时便做些课外题。

那时,她没有钱买额外的学习资料,除了学校发的练习题外,她还会借北京本地同学的课外资料,把题目抄在本子上做题。

尼萨的班主任也很关照她,从日常辅导学习、关照心理状态、提供学习资料到高考填报志愿,班主任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高三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高考、毕业、暑假接踵而至。尼萨在家里一边战战兢兢地度日,一边焦急地等待录取结果,也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这一次,父母已经阻止不了尼萨了。既然无法与自己共享喜悦,她也不再征求父母的同意,不顾一切地踏上了前往人大读书的路程。

“人大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尼萨说道。在大学里,她遇到了治愈和陪伴自己的室友、指引前路的老师、提供帮助的学长学姐,以及如今携手并进的另一半。

刚上大一时,尼萨没有钱交学费,她在学校旁的超市找了一份叠衣服的兼职,只要没课的时候就去超市工作,以一小时17元的工资,一干就是一整年,也凭此存下了学费。

到了第二年,尼萨觉得自己需要做一些有专业性的工作,便开始在学校附近的 “人大人咖啡”咖啡厅兼职。

从起初的做咖啡,到担任兼职店长带领新人、开创平台公众号,再到参与协助平台开展的各类创业投资会,尼萨掌握的专业技能越来越多,也因此有了较为可观的收入。

为了假期能愉快且平安地待在家里,尼萨每次放假回家前还会用自己存下的钱给妈妈买黄金首饰。

没有父母严格的管控,也没有社会残酷的打击,这段充实而单纯的大学时光也成为了她日后无比怀念和感恩的回忆。

28岁,返乡

临近毕业,尼萨开始在北京找工作。即使她此前已经在腾讯新闻、中央广播电视台有过实习经历,但找到合适的工作依然不是件易事。

从秋招到春招,她在半年时间里投了上千份简历,面试了几百家公司,甚至在一天内参加过四场面试。

最终,尼萨选择了薪资较高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营销策划工作。

刚刚从大学校园步入职场,尼萨拼命工作,她太想通过努力赚钱来获得家人对自己的原谅和认可。

为了能尽快晋升,尼萨在总部工作两年后便主动申请去项目一线。当时的项目地点在浙江,她在附近租了一间房,每天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工作地点。

从2020年6月到2021年2月,尼萨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天也没有休息过。

好在项目顺利销售完成,尼萨也从主管晋升为了经理,年底项目被评为集团标杆,她也获得了储备总监提名。

那几年,尼萨对自己的生活花销有非常严格的预算管理。吃饭、买衣服、日常用品、社交,每一部分的花销都有一定额度,一旦超出,她就会从下个月的生活费中扣除。

就这样,她每年都会存下很多钱寄给家里。

尼萨说:“我一定要让我爸妈认可我一次。”这是她的执念,也是她工作以来唯一的目标。

即便如此,母亲常常给尼萨打来电话,哭诉家里两个弟弟没有出路。尼萨一直以来也有返乡创业的抱负,“那我就回家创业,我来给他们一个出路。”尼萨在电话里回复母亲道。

辞职前,她制定好了公司规划,了解到西梅在新疆正处于赚钱风口,便提前安排弟弟们在家乡建了加工厂,决定做西梅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2022年8月,她带着原始资金和一辆车,辞职回到了家乡。

起初,尼萨踌躇满志,她觉得自己做了四年营销策划的工作,一定可以把公司经营得很好。

她制定策略,靠家人的资源和周围的农民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为了给当地更多女性提供收入,尼萨优先雇佣女性村民来自己的加工厂工作;疫情期间,周围农民的西梅卖不出去,尼萨不降价收购,为他们解决销路问题;作为返乡致富带头人,她还接受了央视经济栏目的采访……

两年时间里,公司的净利润有近70万,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看到大家都开始拿工钱给孩子报暑假班,甚至送他们到县城去上课,尼萨觉得一切都在向好发展,一切都值得了。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返乡创业的抱负过于理想化。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和公司的决策权都在于父母和两个弟弟,弟弟们常常和尼萨意见不一,擅自做主,总是节外生枝。

她也尝试过给弟弟发工资,让他们不要干涉自己的决策,但都无济于事。

去年,尼萨去北京出差一周寻找客户和投资人,带着考察结果和一笔资金回家,召集家人开了一场家庭会议。

尼萨希望公司不止于做西梅干,她想慢慢拓展业务渠道,做更多其他农产品,创立自己的新疆精品类干果品牌。

正当她讲述自己对公司进一步的规划时,母亲提出让尼萨把公司转给两个弟弟:“你已经30岁了,不赶紧结婚却还要继续开公司、做生意吗?”

而对于公司的未来,父母和弟弟们认为赚到了钱就要用、就要花,两个弟弟在两年内分别结婚、买车、买房,公司的周转资金也所剩无几。

尼萨的热情被彻底浇灭了,她对于管理这个家族企业无能为力。她意识到,在这场漫长的“博弈”中,父母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当裁判本身就不公平时,尼萨无论如何都会输。

31岁,“重生”

这一次,她没有像争取上内高班那样苦苦哀求父母,没有像高二暑假那样用绝食来反抗,这一次,尼萨绝望了,她将公司转给弟弟,默默还清公司欠下的所有外债,订好了回北京的机票。

临走前,尼萨没有和任何人说,只是平静地给弟弟打了个电话,让他送自己去机场。

这是尼萨第一次领悟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含义。

她曾以为自己已经足以“达”而改变家乡,但一个人的付出就像石头扔进大海,泛不起水花。在她足够强大之前,能做的只有“独善其身”。

只因她是女生,村民们在工作时更多是找父亲和两个弟弟,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公司背后还有尼萨的存在;只因她是女生,“她一定是运气太好了”“她也许是靠男人才成功的吧”这样的声音渐渐传入尼萨的耳朵里;只因她是女生,她在父母心里始终排在两个弟弟之后。

尼萨差点忘了这个小镇原本的样子,她忘了自己在这里终究得不到认可。

至此,她完成了一次蜕变,破茧成蝶。

“我不后悔回去创业,也不怪我父母。他们没接受过高等教育,我不能要求他们有超出时代背景的认知。虽然我失去了所有的东西,包括钱、一辆车和两年时间,但我终于没有了负罪感,终于摆脱了原生家庭的阴影,终于放下了想要获得认可的执念和对自己不孝顺的愧疚。以后,我便会为自己而活。”

回到北京后,尼萨自知在两年脱离职场的情况下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便决定继续读书来提升自己。

她一边兼职继续存留学学费,一边备考雅思、准备文书、申请留学项目,终于在今年2月拿到了南加州大学传播管理专业的offer。

尼萨也不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她已经一路从黑暗中走来,讨好父母、讨好乡亲、讨好周围的一切,以后,她将讨好自己,飞往属于她的那座山。

31岁,尼萨全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疆来人物、疆来电台

版      主:许露琪、米合热阿依

采      访:马文静

作      者:马文静

主      播:吴云飞

校      对:阿迪莱

排      版:凯丽比努尔

后      台:艾比拜

图片来源:尼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7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