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震惊!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被大家误解两千五百多年!

访客 2024-06-06 09:45:19 3574 抢沙发
震惊!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被大家误解两千五百多年!摘要: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道德经》第一章都是这样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道德经》第一章都是这样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样的断句本身就不对,但却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其次就是解读也不对,普遍的解读:”“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但它不是一般的“道”;“名”可以用文辞去命名,但它不是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这样的解读,往往把”道“归为跟鬼神学说或宗教学说相类似的神秘范围,“道”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使得”道“成为客观唯心主义并且是不可以被认识的,这是本质上的错误。

       其实《道德经》第一章应该这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样断句,解读就是另一番意思了。《道德经》第一章的新解读如下:“道”,是可以被认识、掌握的,只是它不是具体事物的道,不是具体事物所研究的本质与规律(具体事物的“道”就是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道”与“常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名”,就是概念,只是是哲学上的概念,并且人类是可以下概念的,不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概念。同样这里的“名”与“常名”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无名”就是万事万物在人类没有语言或文字前,是没有概念,是一种初始的“无名”---没有概念的状态。“有名”就是万事万物在人类出现语言或文字后,才有了概念。因此,常保持“无欲”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保持“有欲”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无欲”和“有欲”其实就是人类认识的两种思维,一个是理性思维,一个是感性思维,人类这两种思维都具有,真是很奇妙的事情。正是人类具有这两种思维,才使得人类可以探究万事万物的奥秘!

      这种解读,大家会发现《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并且还是一种可知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基本是如出一辙。马克思主义哲学跟具体科学就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跟《道德经》第一章的“道”是相通的。《道德经》第一章的新解读也充分肯定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肯定人类思维,人类具有理性与感性这两种思维,才使得人类可以探究万事万物的奥秘!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历史上被翻译最多的两本书,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就是《道德经》。老子在西方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重要思想来源的哲学家。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老子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黑格尔读完《道德经》后曾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这其实透露一个信息,就是东学西渐。通过东学西渐,西方得以学习吸收再创新东方知识,尤其是中国知识。好在西学东渐,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功中国化,并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幸甚!幸甚!幸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57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